痛風一詞有的人可能很陌生,有的人也許正在遭受痛風的折磨,所以今天我們來談一談痛風,畢竟每個人都是有患病風險的。目前我國痛風的患病率已經接近歐美發(fā)達國家水平,呈逐年上升趨勢。最新研究表明,痛風的發(fā)病率為1%-3%(男性1.5%,女性0.9%),平均年齡48.28歲,患病逐步年輕化,青少年患者亦不罕見,約合患病人數1550-4229萬。從發(fā)病人群看,痛風發(fā)病隨年齡增加而增加,以中老年多見,往往有家族遺傳史;性別發(fā)病比例中,男性顯著高于女性,男性好發(fā)于青壯年,女性更年期后發(fā)病率增高;地域特征中,沿海高于內陸,城市高于農村。
什么是痛風?
痛風是由于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較高,尿酸(Uric Acid)是嘌呤代謝的產物,正常狀態(tài)下,人體尿酸的產生和排泄基本保持著動態(tài)平衡,體內尿酸池為1200 mg,每天產生尿酸約750~800 mg,排出約500~1000 mg,其中1/3從腸道和膽道排泄,2/3經腎臟排泄,保持著動態(tài)平衡。嘌呤代謝異常時,空腹血尿酸水平>420umol/L時為高尿酸血癥。痛風是一種單鈉尿酸鹽(MSU)沉積所導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jié)病,與嘌呤代謝紊亂及尿酸排泄減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癥直接相關,屬代謝性風濕病范疇。
痛風的危害
尿酸反映人體免疫和代謝能力:尿酸過高可導致嚴重痛風并引發(fā)其他并發(fā)癥,包括高血壓、慢性腎臟疾病、代謝綜合癥、心血管疾病并能增加死亡率;尿酸過低可通過調節(jié)情緒壓力反應而影響心理健康;血清尿酸水平降低還和多種神經系統(tǒng)疾病相關,包括多發(fā)性硬化癥、視神經脊髓炎、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痛風的并發(fā)癥包括痛風性腎病,腎結石,糖尿病,高血壓,股骨頭壞死,動脈硬化等。高尿酸血癥與痛風是一個連續(xù)、慢性的生理病理過程,需要長期、甚至是終身的病情監(jiān)測與管理。
痛風的成因
在高尿酸血癥及痛風的眾多誘因中,遺傳因素、年齡構成、性別差異等客觀因素對痛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從生活飲食習慣上說,喜歡海鮮和肉類等高嘌呤葷食和火鍋、飲酒、吸煙、肥胖等的患病風險更高。所以除一些客觀因素,我們的飲食習慣也使我們一步步向痛風靠近。記得當時的選修課有一節(jié)有提到痛風,當時并不知道痛風的危害,它對我來說只是一個名詞,讓我記這么多年的一個原因就是老師有講到我們愛吃的火鍋是高嘌呤的美食,容易導致痛風。而我們現(xiàn)在人愛吃的全都是痛風套餐,火鍋、奶茶、炸雞、啤酒,各種海鮮等等。所以要想遠離痛風就要遠離痛風套餐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當然如果實在擔心那么我們推出了痛風風險評估套餐,感興趣可以了解一下!
痛風風險評估
通過對痛風相關基因進行檢測,可以幫助評估您的遺傳風險。您可以根據遺傳風險的高低,參考相關體檢建議進行預防監(jiān)測,關注并進行健康管理。
適用人群
① 痛風疾病家族史人群
② 高嘌呤飲食及有不良生活習慣人群
③ 關注健康人群等
樣本要求
血液/拭子
血液:EDTA抗凝血(紫頭管),2mL(只能用2mL的規(guī)格),1管(0°以下加暖寶寶寄送,35°以上加冰袋寄送)
拭子:口腔拭子,2管(左右腮幫子各一管,各刮10-20次),常溫寄送。
檢測周期
7個自然日。
華測艾普醫(yī)學竭誠為您的身心健康服務!
參考文獻
[1] 《痛風診療規(guī)范(2023)》
[2] Jianxing, Zhao,Ying, Huang,Salivary uric acid as a noninvasive biomarker for monitoring the efficacy of urate-lowering therapy in a patient with chronic gouty arthropathy.[J] .Clin Chim Acta, 2015, 450: 0.